农学院开展“厚情怀 扬精神”系列暖亭行动

发布日期2023-11-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为厚植爱农情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0月30日至11月3日,农学院关工委邀请退休老教师与青年学生们结合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内容,开展了5场“厚情怀,扬精神”暖亭行动。

活动特别邀请了种子科学与生物技术系康定明教授,科技部国杰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胡跃高教授,农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玉米遗传育种家李建生教授,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副主任谢光辉教授,中国作物学会栽培委员会副会长王璞教授等五位老教师与同学们交流。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北京良之悦品有机农场总经理肖健参加了活动。

活动分别由农学院党委工作室,区域农业发展研究生研究中心第一、第二党支部,农学院学生党员先锋队,专项党支部,本科生第二、第三党支部,作物化控研究中心第一、第二党支部参与组织。学院200余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双壹计划”助振兴,人才支撑绘未来

10月30日下午,康定明教授以“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双壹计划’研究生模式创新”为主题跟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双壹计划”旨在为海南省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技术与人才支撑,打通“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第一公里”。他指出,“双壹计划”不但能使研究生们受到优质培养,还能帮助他们将论文与实际生产状况相结合,切实解决当地生产问题,实现个人价值。

他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同学们保持对生活和科研的热情,学会感恩,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商、情商和逆商,并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他勉励同学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积极贡献力量。


共话城乡知根脉,同谋机遇促繁荣

10月31日下午,胡跃高教授以“展望21世纪乡村发展”为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从乡村与城市的关系讲起,指出乡村是城市的基础,要搞清楚乡村,就必须搞清楚城市的前天与昨天。他呼吁当代农大学子认真学习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乡村振兴建设者。会上,同学们结合家乡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及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胡跃高教授与肖健经理围绕乡村振兴、有机农业技术发展、农村生态保护、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经过三个小时的讨论交流,同学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有机农业在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小环境压力及增加农民幸福感与可获得感方面的作用。胡跃高教授鼓励同学们团结协作,坚持终身学习,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坚守科研稳国粮,聚焦玉米安民生

李建生教授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文。11月1日下午,他以“《科学》论文背后的故事——一个玉米和水稻增产基因的发现之路”为题进行了分享。团队三代人历经十八年的苦苦追寻,首次挖掘出同时控制玉米和水稻产量的增产基因,创制了玉米和水稻高产的新资源。他通过自身科研经历向同学们传递了在探索作物演化过程中坚守的力量,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青年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他提到,团队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提供的和平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和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与支持。青年党员要认真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注国家发展方向,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产业需求进行科研研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锚定就业练本领,惜时广才济天下

11月2日下午,谢光辉教授以“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业规划探讨”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介绍:首先,结合自己在农大的工作经历来讲述如何规划时间,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其次,谢教授探讨了如何结合自己的性格、爱好和成长背景,制定长期的人生目标,让学习、工作围绕自己展开,将生命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他将所有建议总结为二十个字,即确立目标、谋划方案、管住自己、按时执行、享受过程。

随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谢光辉教授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深入解答了大家的问题。他希望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通过认识自己、明确目标,促进自我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大家结合时代发展和专业特色与优势,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探索和直面挑战,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领航吴桥促发展,科技赋能助腾飞

11月3日下午,王璞教授以“从吴桥技术发展看农学人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引领与贡献”为主题开展了讲座。他向同学们分享了吴桥实验站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技术发展和社会贡献,围绕吴桥实验站在盐碱地综合治理、抗逆栽培技术、“吨粮田技术”、“节水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讲述了实验站为实现粮食增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突出贡献。

他表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生产大国,对粮食生产技术和农业人才有强烈需求,广大农科学子在如今乃至未来的社会必将大有作为。他希望在座党员扎根农业、心向农民,在了解作物、了解农村、了解农业的同时看到农业发展的问题,找到发力点,引领农业发展,真正做到胸中有家国、手中有技术、眼中有农民。

随后中,同学们积极提问,王璞老师热心解答,并勉励广大农科学子肩负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于实践中锻炼过硬本领、解决生产问题,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此次暖亭行动,提高了同学们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以更加优秀的表现和更加扎实的技能为乡村振兴事业做贡献,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莹

审核:张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