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崖州湾科技城 丨 “双壹计划”三亚崖州区专项 为乡村振兴汇聚人才
在三更村了解芒果产业“致富路”,在梅联社区认识农文旅的产业融合现状,在崖城村看到了“积分制”+“网格化”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8月17日至21日,中国农业大学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王丹深入崖州7个村实地走访,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让她对崖州地区的南繁事业有了更具体的概念,“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进一步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王丹是“双壹计划”海南专项研究生,而这次调研活动是该计划海南专项的培养内容之一。
“双壹计划”是指“一乡(镇)一名研究生”订单式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新探索,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首次提出。该计划通过聚焦“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面向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通过建设政府、企业、院校联合导师制,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为“双壹计划”属地专项培育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具有国际视野的知农爱农高层次人才,打通“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第一公里”。
8月17日,“双壹计划”三亚崖州区专项在崖州区古城门正式启动。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海南大学为崖州提供订单式培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崖州区从事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至少5年,为海南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8月17日至21日,“双壹计划”海南专项研究生结合农业农村实际工作的重点任务课题,成立绿色防控组、乡村治理组、科技小院组、南繁产业组、生态治理组等五大组别,围绕崖州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展开全方位调研,并对其中一些村庄进行“解剖式”调研,将论文真正写在崖州大地上。21日上午,“双壹计划”崖州乡村振兴联合调研汇报交流会在创新研学谷举行,现场专家、师生、政府代表围绕调研工作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与海南大学联合打造导师团队,突出订单式、专项式、四段式,强调属地特色,领军特色和国际特色,将人才培育与属地的需求紧密结合。“双壹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实施“四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前期调研、课程学习、出国研修、实践创新四个阶段的培养。
“我们从全区各个部门抽调精英力量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全过程调研学习和实践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扎实地推动崖州‘三农’工作。”崖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壹计划”三亚崖州区专项将为崖州区下一步的人才、智力、技术方面提供更多保障,崖州区也将在人才使用机制上创新,为留在崖州区服务乡村工作的研究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乡村振兴岗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据悉,“双壹计划”目前已落地于儋州、琼中等试点市县。该模式也逐步推广到云南、内蒙古等地区。
文:覃清文
编辑:阿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