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系列讲座丨青年乡村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发布日期2020-10-2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分 享 人:18级精准扶贫专项研究生  代灵知

                  19级精准扶贫专项研究生  吴海月   

主  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扶贫案例;湘西驻村产业扶贫的两年

时  间:10月21日(周三)晚19:00

地  点:新楼2060会议室(西校区) 

参加人员:“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班、吴桥“1+3”专项研究生班,欢迎全院师生参加。

【案例简介】

湘西花垣县属于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通过选取该地三个不同运营模式的合作社,从它们的成立和发展沿革,合作社运营主体, 促农增收的途径和效益,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产业发展载体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的合作社运营状态、特点及优劣,以便引起各位学弟学妹的思考,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能够柔性借鉴,取长补短。

吴海月,2018年起在湖南省湘西州的苗族山村,做产业扶贫。从驻村伊始,陷于每天被蚊虫叮咬、洗澡困难、停水停电断网的绝望,到后来跟支书立下军立状销售村里百亩黄桃,开发治愈系民宿与特色产品等,帮助村民增收百余万元。她说“可以有机会经历这段‘有着强烈英雄主义情结的平庸之辈’的青年时光,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财富”。





【注意事项】

1、参会人员须提前半小时凭有效证件入场,满员即停止入场,请未能入场的人员务必不要在会场周围拥堵、停留和喧哗;

2、进场后手机须关闭或调为振动状态,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3、参会人员须遵守校园防疫规定,活动期间保持佩戴口罩,于新楼入口处自觉接受防疫登记扫码;

4、此次讲坛亦为学院综合素质系列讲座,予以农学院本科生一定的综合测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