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雅安代河丨乡村振兴 青年作为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2018年首次组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我院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积极响应,于班内组织了6名同学赴四川雅安代河村,在当地NGO组织的支持下,于1月31日至2月5日展开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
在2月1日上午的开营仪式上,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邢雨凝老师,川大人居研习社钟丽霞教授、智惠乡村耿童老师以及晏场镇镇长出席并发表讲话,随后小队介绍交流了本队的实践内容,为后续与村民的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调研,浸入体验
随着实践的正式开始,实践团陆续进行了乡村徒步、村民座谈等集体活动,以“浸入”的方式体味乡村风土认清,调研发展需求。本次实践主题为“乡村民宿的在地发展情况”,小队共走访了10家民宿,过程中小队针对以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服务产业的建设,进行了十九大报告中相关内容的讲解。而且在实践后期,小队撰写的调研报告《我们能为代河做些什么》收获了广泛好评,并被校外媒体转载。
在调研过程的过程中,小队还成立了全家福项目组,为春节返乡的乡亲们拍摄全家福,作为新年礼物,目前,照片已经全部移交到他们手中。
行动,实实在在
实践团立足基线调研,为未来更多青年服务乡村,留下数据资料,同时也关注着实实在在的改变,在前期预调研的过程当中,得知当地小学阅读室还未正式建设,小队联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友成小鹰计划、雅安实践团等合作开展了代河乡村图书馆项目募捐子项目,共募集资金4786.05元,目前已经转移至当地,驻村志愿者赵琳琳还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对农大学子表示了感谢。
除此之外,小队结合实践团中其他队伍的调研题目,集百家之长,对其余小队的调研成果进行了整合,编辑了百度词条——雅安代河村,为代河的旅游发展搭建更多便利。
分享,开阔思路
在实践即将结束之时,实践团与村民和在地NGO共同召开了总结汇报会,会上村民对农大学子几天来为村子带来的贡献点赞,向同学们表示了感谢。队长娄凯皓则表示,这次实践就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让青年看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诸多可能,他呼吁大家以代河作为农科学子实践乡村振兴的起点,砥砺奋进,无愧一段美好青春。
2月6日,小队离开代河村,前往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拜访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系主任窦存芳老师,老师给予小队本次实践很高的评价,并根据雅安市未来的生态布局,对代河将会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几点思路。通过和窦老师的交流,小队在思路上更加开阔。
至此,实践圆满结束,但乡村的发展却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小队仍与雅安村民保持联系,并对当地组织提供着持续的帮助,希望雅安代河能在农科学子的助力下,早日振兴。振兴乡村,青年作为,农大人一直在路上。
编辑:葛闫 娄凯皓
百度百科——代河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A3%E6%B2%B3%E6%9D%91/22387294?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