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北燕麦科技小院师生共学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5月6日,根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坚持内外协同联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农学院一行前往张家口市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暨张北燕麦科技小院发展座谈会。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郭新耀,张家口市农科院院长张斌,燕麦所所长周海涛、副所长葛军勇;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副院长曾昭海、国家知识产权局苏林副处长等师生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
首先,张斌介绍了参会领导与师生代表,指出农学院与张家口市农科院已有20多年的合作历史,2022年张北燕麦科技小院挂牌,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上午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今后将依托科技小院进一步服务好“三农”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张远帆与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介绍了科技小院成立的背景、运行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作为农业高校与农业科研院所,要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聚焦解民生、治学问,聚焦农业强国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勉励青年学生要自找苦吃,依托科技小院“四零”特色,再建新功。农学院将会同张家口市农科院共同学习、共同推进、共同落实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将张北燕麦科技小院打造成为回信精神在张垣大地的生动实践。
张北燕麦科技小院学生院长张鹏鹏谈到,自2021年开始驻扎科技小院,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田野与农民做访谈,走进农户家中了解农民所需所想,通过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推广燕麦优异品种,改良燕麦栽培技术,亲眼见证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改善。在科技小院的科研学习生活不仅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坚定了他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决心。科技小院专家、农学院臧华栋副教授在15年前就在张北开展科研学习工作,是在小院中成长起来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他说,现在科技小院已经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能够容纳十余人学习生活的科研基地。今后将全力以赴将回信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为乡村振兴做出张北燕麦科技小院的贡献。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岗位科学家、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所副所长葛军勇研究员是科技小院培养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他在科技小院成长,在农业一线扎根。自2010年在科技小院开展实验至今,“自找苦吃”的精神不断激励他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努力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燕麦新品种。苏林提出,科技小院是中国农大师生主动服务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需求的生动实践,农业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今后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助力科技小院申请张北燕麦地理标志产品,增强张北燕麦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振兴。
会上,张家口市农科院燕麦所所长周海涛,农学院副院长曾昭海,教师代表杨亚东,学生代表王琼分别从张家口市农科院燕麦所发展、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驻院教师科研工作开展及小院学生成长等方面谈了各自的学习感想。
最后,郭新耀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和肯定。他说,我曾在曲周县工作过,在任期间数次前往科技小院和中国农大,对科技小院和中国农大有着深厚的感情,科技小院是中国农大实验基地、科技成果向下延伸,农业教育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就是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出示范。张家口与雄安新区作为河北发展的两翼,地位重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将中国农大在曲周建功立业的精神,带到张家口来,带到张北燕麦科技小院来。张家口市要全方位深化与中国农大的全面合作,依托科技小院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不断释放小院能量,延伸小院功能,与张家口市农科院共同打造好张北有机旱作农业,崇礼都市休闲农业等张家口市乡村振兴品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会前,农学院一行还前往张家口市崇礼区调研,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挂职副区长敖翔等负责同志就加强院地合作,推进科技、教育、人才等全方位服务张家口市崇礼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进行深入探讨,就在崇礼区布局都市休闲农业特色科技小院达成初步一致。
资料延伸:燕麦,俗称莜麦,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类作物之一。张北燕麦科技小院主要开展燕麦、荞麦、红芸豆、马铃薯等当地主要作物的生态高效种植模式构建,以及绿色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近年来,曾昭海团队研创了燕麦节水节肥丰产增效种植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栽培方式带来的水肥浪费和环境问题,依托张北燕麦科技小院建立了多个“乡村振兴驿站”,形成了“高校+地方科研机构+乡村振兴驿站+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乡村振兴模式。团队带领研究生推动“燕麦+”带状间作、抗旱丰产、智慧农作等一系列新技术落地,并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地企合作、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图文:张晨阳
责编:张晨阳
审核:张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