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社会实践小队在灵丘县“实践第一课”开讲
7月16日下午,我院党委依托1-4-1工作体系组织的首批师生社会实践小队在灵丘县车河村有机农业社区开讲了“实践第一课”,第一课由灵丘县副县长王怀忠、县农委主任刘向阳和县扶贫办主任赵优文为全体实践小队成员讲授精准扶贫第一课。2017年农学院赴灵丘县开展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小队共计15支,近150名实践队员。首批实践小队由50余名党员、团员组成。院党委书记曲瑛德、院党委委员、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党支部书记陈源泉、农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作为带队老师参加了活动。灵丘县有机办主任李志军、县团委书记鲁二峰以及各小队实践地的乡镇长等参加了活动。
实践第一课上,王怀忠首先代表灵丘县对实践小队成员表示欢迎,并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灵丘县的整体情况以及扶贫理念、目标及定位。他鼓励同学们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回去,利用农大的丰厚资源,用自己的所学所识去解答这些问题,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他希望各师生党支部、团组织能与村委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希望各位党员、团员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收获。
随后,刘向阳系统地将灵丘县农业农村发展情况从地形地貌及土壤情况、气候特征、水资源、植物资源、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有机农业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做了详细介绍,还就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做了分析,就未来的农业发展规划也向队员们做了详细介绍。
赵优文就灵丘县脱贫攻坚情况分别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灵丘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就实践队员们如何参与扶贫提出了三点建议。
最后,曲瑛德向全体师生表达了三点希望并强调了纪律要求,他表示,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做到努力学习,用心思考、潜心实践,学习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向奋斗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们学习,思考是要根据全县的扶贫思路、措施,结合村子的实际、文化及传承,用自身所学,为村子的发展献智献力。他强调,师生们在实践中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生活纪律、安全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贫困村增加任何负担。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大丰收杯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华北片区农业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大家在驻村实践过程中发现可行的项目,积极报名参赛,为乡村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结束后,各小队分别与实践地的乡镇领导进行了对接和热烈讨论。之后,实践小队师生在车河有机社区进行参观,详细了解县里如何将原来最贫困的上车河和下车河村进行整体搬迁改造成有机农业社区的扶贫实践情况。次日,各实践小队出发前往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周左右的实践活动。
图片由各小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