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麦田公益秦玥飞与农大学子的青春之夜
5月6日晚,由我校校团委、农学院党委联合主办的“青春之我,逐梦之光”论坛、稼穑论坛、农声讲坛于西区新报举办,特邀黑土麦田公益创始人、感动中国2016年年度人物秦玥飞作“我们为什么要去农村”主题报告。农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主持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为农学院党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农学院全体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活动。
校团委书记张银作为嘉宾为本次论坛致辞。她以“情系苍生,胸怀天下”八字高度评价秦玥飞,同时寄语我校师生“以青春之理想,立青春之志向;以青春之勇气,担青春之责任;以青春之奋斗,创青春之事业。”最后,她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会上,秦玥飞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从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后,他放弃西装革履的体面人生,怀揣一颗朴素的初心扎根中国农村,奔赴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担任大学生村官。在那里,秦玥飞和村民们一样穿解放胶鞋,他翻修水利,改造养老院,联合不同专业的同学为村里几所学校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终于打动村民,成为他们眼里实实在在的自己人。三年时光在充实的工作中告一段落,秦玥飞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他认为,光‘等靠要’是不够的,‘输血’ 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造血’才能给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这一次,他谢绝了组织的提拔,重新投身于更加偏远的村庄续聘村官。在那里,他帮助村民设计产业脱贫的方案,鼓励农大家充分利用先天的资源优势,引入先进的生产线,成立农村合作社,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财富之路。
他坦言,“我做这些工作,并不是要去追求那些‘空中楼阁’或大道理,我是为了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这群人,还有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此,“黑土麦田”公益组织应运而生。他希望更多的优秀青年能报国有道,壮志将酬。“我们想打造一个平台,招募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到农村,从事精准扶贫的创业创新,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这是他的心愿,也是他坚定地选择做“黑土麦田”公益组织的原因。
他化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来强调人才流动机制的重要性,秦玥飞和一群青年学子就这样开启了“乡村创客”之路,致力于用实干和创新发展公益事业。在推动精准扶贫事业发展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曲瑛德选择了这句话作为本次论坛的结语。他鼓励农大学子要像秦玥飞学习,做一个立志做大事的人,把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作为心中的阳光,坚定不移地走在人生之路上,也欢迎我校毕业生积极参与黑土麦田公益,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他呼吁黑土麦田的乡村创客积极报考我校“精准扶贫”专业学位硕士,在做中学,更好地为我国扶贫攻坚贡献力量。
在互动提问环节,秦玥飞热情、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开放线上平台方便与同学更好地交流。最后,曲瑛德及农学院副院长刘庆昌代表学校向秦玥飞赠送了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种艺画作为礼物。至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新闻中心 邴小涵 李欣桐 摄影]
[赵雪晴 舒家悦 报道]
责任编辑 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