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研讨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7-01-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2017年1月1日上午8:00,由我院发起,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全国农林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主办,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承办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我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40余所农林高校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曲瑛德主持。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曹凑贵首先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的办学历史、科研现状等。他指出在2017年的第一天,研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活动的巩固提升、聚焦联动,这将是全国农科学子社会实践活动的全新良好开端。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更加明确提升农科学子的社会实践能力途径及如何提高农科学子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我校团委书记张银就中国农业大学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稼穑之路”做了报告。“稼穑之路”项目通过深入130个国家级贫困县,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农村养老、住房保障、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与帮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积累基础数据和资料,为后期项目进行更加精准扶贫对接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正宁作了题为“带着专业情怀走村串户,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报告。他认为高校师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做到五点:一是注重抓好组织动员;二是做到精心部署,推进工作有力度,注重发挥智力优势;三是做到长期坚守,教育扶贫有成效;四是注重利用学术资源,做到师生同行,专业帮扶有重点;五是注重围绕实践专题,做到精准发力,主题鲜明有特色、注重借助媒体资源,做到多方发力,新闻宣传有影响。

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沙爱红也做了交流发言。她介绍了扬州大学“阳光”学生实践团连续十一年支教安徽金寨帮助贫困村小学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并获得了全国优秀。

华中农大“小宇宙”实践小队队长刘超亚同学也对该小队赴贵州国家级贫困县沿河县麝香村的实践活动做了分享和交流。

自由研讨环节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务书记戴廷波教授主持。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书记张拥军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黄玉碧教授等联盟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积极发言,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实施的具体情况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并对继续深入开展好2017年联合实践工作以及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磋商,达成了诸多共识。

最后,会议决定2018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研讨会将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在总结发言中,曲瑛德表示:“2016年,我国的贫困人员的分布还非常广,也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第一年。农学是‘最接地气’的学科,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取得新的成果。”对2017年工作,曲瑛德提出五个方面工作建议:一是要强化实践基地的建立与应用,可固化“一校一县”“一院一村”长期帮扶;二是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创新,提倡“三带”:“党建带团建、党支部带团支部、党员带团员”;三是各校之间要建立联动和协作,相互帮助,切实推动事业共同发展,推动区域协同,校校协同,院院协同;四是要将实践活动的立德树人功能和服务国家小康建设和三农发展紧密结合;五是要加强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的联动。他还就加强活动品牌建设和相关工作注意事项等做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