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芬课题组在防治黄芪根腐病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日期2022-04-0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黄芪为山西省的道地药材。近年来,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对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构成巨大威胁,严重制约黄芪产业化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王小芬课题组开发了一套通过农用酵素防治黄芪根腐病的技术,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Agricultural Jiaosu: An Eco-Friendly and Cost-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Suppressing Fusarium Root Rot Disease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的研究论文,揭示其防治机制。

文章第一作者高游慧是中国农业大学首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研究生,首次揭示药用植物农用酵素富含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和有机酸、醇、酚、酯等多种代谢产物;首次通过体外抑菌和体内抗病试验证明了农用酵素有效防治黄芪根腐病,促进黄芪生长;并揭示农用酵素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策略。还创新性提出“药用植物全株循环生产模式”,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打破生物制剂高成本的瓶颈。

该研究不仅获得山西省大同市科技支持项目(2019001)资助,还与灵丘县农业农村局共同申请省级地方标准1项,带动了白马寺村和下野窝村的贫困户,为有机黄芪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喜的是,2022年3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灵丘县有机黄芪试验基地送来了丰收的喜报,受到灵丘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中心、人才办等单位的重视,相关负责人到位于灵丘县赵北乡白马寺村的中国农业大学有机黄芪种植基地了解有机黄芪收获情况。基地有机黄芪的丰收即是中国农业大学与灵丘开展省校合作不断深化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互利合作的体现,也是我校产学研科技转化的成果,为灵丘县有机黄芪种植提供了示范蓝本,更为村民致富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