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早熟甘薯‘鄂薯17’选育及双季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
提名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提名等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序号 |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地区) | 授权号(标准编号) | 授权(标准实施)日期 | 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1 | 标准规范 |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食用型甘薯(一年两季) | 中国 | DB42/T 556.1-2022 | 44865 |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根聚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丛霖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龙之泉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读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柴沙沙、杨新笋、王连军、雷剑、靳晓杰、刘意、李成阳、程贤亮、王晴芳、宋峥、羿国香、周德顺、金凤、潘官盛、帅慎怀 | 有效 |
2 | 发明专利 | 甘薯叶绿体SSR引物及其在甘薯集团杂交亲子鉴定的应用 | 中国 | ZL201910531178.1 | 44610 | 证书号第4944244号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王连军、杨新笋、王崇、苏文瑾、雷剑、柴沙沙、宋峥、焦春海、刘意 | 有效 |
3 | 发明专利 | 一种提高甘薯集团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 中国 | ZL201810762888.0 | 44610 | 证书号第4947743号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王连军、杨新笋、苏文瑾、雷剑、柴沙沙、宋峥、焦春海、王崇、刘意 | 有效 |
4 | 发明专利 | 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NBS-SSR特异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 中国 | ZL202110154149.5 | 44698 | 证书号第5163818号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王连军、杨新笋、王崇、柴沙沙、雷剑、宋峥、刘意、焦春海 | 有效 |
5 | 品种 | 鄂薯17 | 中国 | GPD甘薯(2022)420001 | 4456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杨新笋、王连军、柴沙沙、雷剑、杨园园 | 有效 |
6 | 发明专利 | 抗逆相关蛋白IbMYB4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中国 | ZL202110043261.1 | 44610 | 证书号第4940702号 | 中国农业大学 | 翟红、刘庆昌、何绍贞、赵宁、赵宏媛 | 有效 |
7 | 发明专利 | 蛋白质IbMYC2在调控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110053146.2 | 44610 | 证书号第4945090号 | 中国农业大学 | 翟红、刘庆昌、何绍贞、赵宁、赵宏媛 | 有效 |
8 | 发明专利 | 一种红薯种脱毒保存方法 | 中国 | ZL202311645794.2 | 45454 | 证书号第7084454号 | 湖北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焦春海、杨新笋、柴沙沙、殷婷婷 | 有效 |
9 | 发明专利 | 一种红薯茎尖预制菜加工方法 | 中国 | ZL202311158361.4 | 45398 | 证书号第6914159号 | 湖北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杨新笋、柴沙沙、殷婷婷 | 有效 |
10 | 发明专利 | 一种红薯烘烤方法 | 中国 | ZL202311157269.3 | 45363 | 证书号第6783873号 | 湖北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杨新笋、柴沙沙、殷婷婷 | 有效 |
主要完成人:柴沙沙、王连军、翟红、刘意、靳晓杰、汤颢军、朱国鹏、雷剑、杨汉、潘锐、吴问胜、黄艳岚、杨新笋、徐军乐、汪治
完成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薯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式日期:2025年5月13日-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