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学奖材料公示

发布日期2025-05-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公示日期: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5月19日(5个工作日)

成果名称:棉花进化与逆境响应的核质基因组学基础及分子机制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彭仁海(安阳工学院);刘方(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华金平(中国农业大学);李鹏涛(安阳工学院);韦洋洋(安阳工学院)、王坤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赵楠(中国农业大学);蔡小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刘玉玲(安阳工学院)、许艳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项目简介: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基因组大、重复序列多,是多倍体物种起源、多倍化、系统演化、适应性驯化等研究的模式植物。受限于棉属染色体结构和核质基因组信息不完善,适应性辐射、近乎及抗逆发生分子机制研究也一直是个未解之谜。野生棉具有许多优异遗传性状,但因有关基本理论不够清晰而难以得到利用。随着新品种产量水平的提高,栽培棉自身遗传资源越来越凸显狭窄。

该项目基于染色体→基因组→优良基因源挖掘→优质新品系创制的工作思路,首次较系统研究了进化与逆境响应的核质基因组学基础及分子机制,为棉花遗传育种和开花植物的全球辐射研究提供参考。

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首创了棉花线粒体基因组分离技术,系统完成了棉属物种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进化分析;发现了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DNA呈双向交流模式,而与叶绿体基因组DNA呈现只出不进的单向保守模式;解析了不育胞质线粒体基因组,鉴定出33个不育orf。这些涉及的棉花细胞质基因组解析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揭示了棉花胞质基因组结构特征、核质DNA交流规律,是世界领跑性科研进展。

2、1.2首次解析了AD6、AD7、Ghp和G2的基因组;创新了棉花Oligo-FISH等技术,提高了染色体和基因组结构研究的精度;进化分析发现二倍体棉种经历了多次多倍化事件,四倍体棉种演化呈Gh-like与Gb-like两种类型。本项目完善了棉花多维FISH技术体系,提高了棉花染色体和基因组研究的精准度,补充完善了四倍体棉种全基因组数据,开创了超大基因组棉种分析的先河,为探讨棉属物种进化与多倍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3、发现棉属植物响应不同起源地逆境呈多元适应性分化;基于其分子机制的解析,发掘了抗逆等多类型的优异基因,并验证了CYP450s、GhACX3、GhGLK1等重要基因的功能,创制了源于野生资源材料的优异新种质,育成了优质多抗的棉花新品种。这些棉花多元适应性分化相关基因的批量挖掘,为棉花综合农艺性状的改良奠定了源源不断的可资利用的物质基础,体现了本重要发现研究思路的前瞻性。此外,种间隔离技术的突破解决了棉属远缘杂交的瓶颈,棉属种间杂种材料的创造与利用,为棉花遗传改良和综合农艺性状提升提供物质基础。

如有异议,请联系农学院:010-62733399 邮箱:zhangchenyang@cau.edu.cn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pdf代表性论文-封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