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lant | 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团队与董朝斌团队合作揭示热休克转录因子HSF21调控玉米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发布日期2024-10-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低温胁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逆境胁迫,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限制经济作物种植分布以及威胁粮食作物全球产量。玉米 (Zea mays L.) 是一种起源于热带的粮食作物,对低温胁迫十分敏感,我国玉米主产区经常遭受低温寒害的影响,这极大威胁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因此,研究玉米耐冷性的分子机制以及挖掘有效的自然变异,可以为培育耐冷玉米提供基因资源和分子理论基础,对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生产力、缓解极端温度造成的作物减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玉米耐冷性关键基因挖掘、玉米低温胁迫应答分子和遗传基础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

2024 年 8 月 1 日,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团队与董朝斌团队合作在 Molecular Plant 在线发表了题为 “ Genetic variation of a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modulates cold tolerance in maize”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玉米热休克转录因子 HSF21 正调控玉米耐冷性的分子机制,发现该基因在调控玉米低温下脂代谢稳态的关键作用及其自然变异对玉米耐冷性差异的重要贡献,为培育耐冷高产玉米品种提供了优良的基因资源。

该研究通过统计玉米自然群体中不同纬度来源的 213 份玉米自交系在低温处理后的叶片相对损伤面积,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鉴定出 24 个显著关联的 SNP 位点,分布在玉米 7 条染色体上,共定位到 14 个候选基因。其中,与玉米冷表型最显著关联的 SNP (P = 1.15×10-7) 位于候选基因 HSF21 的启动子区,该基因编码B类热休克转录因子。HSF21 转基因过表达株系在玉米萌发期和苗期都具有很强的耐冷性,而 hsf21 突变体植株无论是萌发期还是苗期都表现出对低温敏感的表型。

通过对同一群体的 460 份玉米自交系进行重测序,发现 HSF21 启动子区的一个 SNP (-683) 和一个 InDel5 (-693) 的自然变异与玉米自交系耐冷性显著相关,并且这两个自然变异位点高度连锁 (r2=0.95),根据二者的区别可以将玉米自交系划分为 Hap1、Hap2 和 Hap3 三种单倍型,其中 Hap1 型玉米自交系为优势单倍型,对应的等位基因 HSF21Hap1 为优势等位基因。进一步研究表明,等位基因 HSF21Hap1 启动子区的自然变异导致了一个典型的 A-box (5'-TACGTA-3') 基序的丢失,从而削弱了玉米耐冷性负调节因子 bZIP68 的转录抑制作用,使得等位基因 HSF21Hap1低温诱导表达,从而正调控玉米耐冷性。

转录组分析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 HSF21 调控玉米耐冷性并不依赖于经典的 DREB1/CBF 低温信号通路。为了探究 HSF21 调控玉米耐冷中的分子机制,通过联合 RNA-seq 和 DAP-seq 分析发现 HSF21 直接调节玉米重要到脂代谢基因 GPATs、SADs、FADs 以及 KCSs 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调控玉米低温下脂代谢过程,进一步结合高通量的玉米脂质组分析揭示 HSF21 是调控玉米低温胁迫下脂代谢稳态的关键基因,控制着低温下不饱和脂质的代谢平衡,证实 HSF21 正调控玉米耐冷性是通过维持玉米低温胁迫下脂代谢稳态来实现的。最后,研究人员发现过表达 HSF21 不仅能够增强玉米耐冷性,还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田间产量。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鉴定一个关键的玉米耐低温基因 HSF21,该基因存在优良的等位变异 HSF21Hap1,通过解除玉米耐冷性负调控因子 bZIP68 的转录抑制作用实现HSF21基因的低温诱导表达从而有利于维持玉米在低温下的脂代谢稳态进而正调控玉米的耐冷性。研究为培育耐冷高产玉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基因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 杨淑华 教授和 施怡婷 教授以及农学院的 董朝斌 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杨淑华教授团队已毕业博士 高磊、农学院博士研究生 潘玲玲,以及 施怡婷 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金危危 教授、杨小红 教授、赖锦盛 教授、巩志忠 教授和王喜庆 教授以及团队多名成员参与了该工作,研究工作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左建儒 研究员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