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学】关于开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三农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领广大农科学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充分展现农科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争做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在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农学院决定开展2023年“三农发展”暑期社会实践特色项目。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聚焦三农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二、活动时间
2023年6月-9月
三、参加对象
中国农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
四、实践小队组建要求
本项目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实践小队,每支小队总人数不少于5名且不多于10名,每支小队需有1名校内指导教师对实践全程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指导。本项目可跨院组队。各小队实践时间不得少于7天。
五、实践内容
本项目要求各小队完成下述所有必做项目和至少1项选做项目。
(一)必做项目
1.学习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要求实践小队提交团队学习记录1份和宣讲影像材料不少于2张精选照片。
2.乡村振兴专题问卷调研。要求实践小队至少完成1份村级专题问卷调研和15份农户调研问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填写合作社和企业问卷,提交问卷记录原始材料和1份不少于5000字的调研报告。
(二)选做项目
1.探寻特有种质资源,助力种业强国梦
在农业领域,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否强大,种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求实践小队探寻实践地种植的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品种并绘制分布示意图1份;或调研实践地主要种子市场,对售卖的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品种、品牌等开展调研,形成登记表1份。
2.三农发展主题宣讲,助力惠农良策进农家
紧密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深入农村宣传百千万工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推动“农大精神”挖掘阐释和宣传,鼓励小队结合实践地开展百千万工程后产生的实际变化,采用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翔实的数据,用听得懂、记得住、可复述的语言向基层百姓进行宣讲。宣讲材料可自制宣传展板、宣讲PPT、宣传册、宣传片等。要求实践小队提交包含梳理的惠农良策宣讲材料1份和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地开展百千万工程后实际变化调研报告。
3.发掘乡村特色农业品牌资源,助力产业振兴
鼓励小队围绕乡村旅游发展、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营销等内容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充分调研掌握当地需求与特色,设计农业发展新路径。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乡村产业兴旺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孵化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实践小队通过实践启发借鉴思路模式完成1份适用于小队创新创业的商业计划书,或完成1份适用于实践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商业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
4.打造智慧乡村,助力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农村发展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鼓励小队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充分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研究项目与实践基地实际情况相匹配;邀请相关专业老师、技术员开展实用生产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如农业生产管理技术、节水增效栽培技术、农事废弃物堆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在抖音、bilibili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实用技术科普、旅游线路推广视频等。要求实践小队提交1份绿色种植、技术推广宣讲材料和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调研报告。
(三)特色项目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形式服务工作。针对实践地具体情况,开展其他主题的服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振兴模范人物寻访(着重推荐)、农事劳作志愿服务、科技推广、留守儿童帮扶支教等。要求实践小队提交相关记录(文字材料、视频等)和实践地开具的实习/服务证明等(如有)汇集并上交。
六、工作安排
(一)立项申报(6月11日-6月25日)
各实践小队需结合《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三农发展”暑期社会实践要求》认真制定实践计划,填写《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信息表》、《安全责任书》(需小队全体成员手签、家长电子签后扫描合并成一个PDF文件),并于6月25日14:00前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邮箱cabksb2022@163.com。各文件按附件下方说明命名,压缩包及邮件主题统一以“三农发展+项目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命名。
(二)审核培训(6月25日-6月27日)
农学院团委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申报本专项的实践小队进行立项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于6月27日公示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官网。
(三)行前准备
后续校团委将在东区公三招聘大厅召开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行前动员暨队长培训会,为所有立项通过小队开展必要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在立项结果公示后向小队负责人通知。会后将组织相关团队项目领取队旗、队服等实践物资,为团队项目成员购买人身保险。
(四)实践出行(7月-8月)
各小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计划到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农学院团委将委派专人与各团队进行定期接洽,了解实践进展状况并做安全提醒。实践小队应按实践要求做好过程性影像留存、新闻稿撰写、地方媒体联络等宣传工作。
(五)结项与评奖评优(9月-10月)
秋季学期开学后,各实践小队需参照《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三农发展”暑期社会实践要求》提交结项材料,农学院团委将对所有实践小队提交的结项材料进行审核,组织符合基本要求的实践小队进行结项考核答辩,择优评选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三农发展”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小队,并依托“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活动”评选最具影响力小队。具体安排请等待后续通知。
七、其他事项
1.安全保障:各实践团队务必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应对疫情、汛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防范措施,确保实践活动安全平稳有序进行。校团委将统一为团队实践成员购买保险,请务必在填写信息时填报准确的身份证号与实践时间。
2.学分认定:无需在教务系统选课,通过结项后校团委将统一上报学分名单至本科生院。
3.学术规范:相同的实践内容不得在“一院一品”特色实践专项和其他四个专项间兼报。提交的最终结项材料必须原创、真实,如若抄袭、作假,一经查实则取消项目及团队所有成员结项和评奖评优资格。
4.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请及时关注。
联系人:杨妮
联系电话:13161192355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