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农学堂】敢闯会创,走近双创大赛—第九期活动成功举办 | |||||||
|
|||||||
3月3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农学院分中心、农学院团委、农学/种科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的“思农学堂”第九期在新楼2060A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交流”,邀请学校就业创业办公室副主任李莉与校团委副书记、食品学院副教授程楠讲解了“互联网+” “挑战杯” “强农杯”等创新创业大赛的历史沿革、赛制规则、主题目标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农学院分中心主任李保云、农学院分团委书记王婷、以及学院7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农学院分中心副主任张战营主持。 讲座伊始,李莉首先从“互联网+”大赛的现实意义出发,强调了其在学理上、国家战略上的丰富内涵;随后介绍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概况和双创服务保障体系,并着重介绍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包括“我敢闯,我会创”的主题、总体目标、赛道设置以及多维度的评价规则,以激励同学们明确目标、开拓思维、踊跃参与。最后,李莉以往届大赛我校的获奖项目为案例和现场师生进行交流。 接下来,程楠就“强农杯”中国农业大学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赛事赛道的分析,详细讲解了从“强农杯”到“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的具体参赛流程和作品整体要求。随后,程楠对创新、创业两大部分的多个赛道进行了逐一分析,展示各赛道参赛要求及评审角度,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此外,程楠以多个大赛金奖团队,如“化”繁为简、鲜花保鲜、小麦提质等项目为例,启发同学们参赛过程中一方面应展示优秀课题内容,发掘学科潜力,创出农科特色,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自身所学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这些优秀案例中汲取力量。 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就自己关注的参赛细节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探讨,也表达了自己现阶段的迷茫与忧虑。两位老师给出了相应解答,勉励同学们敢于突破自我,勇敢迈出第一步。同时,现场多位老师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同学们重视项目的社会效益,大胆地与学院老师联系,打破沟通壁垒等。 经由此次讲座,老师们积极交换分享了经验,同学们也了解到了参赛的相关信息,认识到创新创业并非易事,应拿出更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赛道中一展农科学子风采。 文字 | 栗菁菁 图片 | 段博巍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