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杨作民先生 | |||||||
|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杨作民先生因病于2023年1月6日在京逝世,享年102岁。 杨作民先生,北京市人,1921年8月31日出生。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曾在青岛山东大学农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真菌室工作 ,1957年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退休。 杨作民先生毕生从事小麦抗病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苗期温室分小种和成株期大田分圃混小种鉴定小麦条锈病、叶锈病育种资源抗性的工作体系,形成并完善了包括菌种繁殖、孢子采集保存、接种方法、温度调控、感病对照和田间诱发行设置等常规鉴定流程。杨作民先生主持中国农业大学的小麦抗病育种资源的搜集、鉴定工作,先后与南斯拉夫、美国、德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科研单位以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建立了合作关系,大量引入国外小麦抗病资源,共收集国内外抗病资源13000余份,鉴定筛选出抗锈病和抗白粉病材料3000余份。杨先生秉持“开放、共享”的科研理念,几十年间,他无私地向国内200多个单位或个人发放共7675份次的小麦抗病育种资源材料,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尊敬。 在长期的小麦抗病育种实践中,杨作民先生针对小麦育种中抗病品种单一化和品种抗性丧失的问题,创造性提出了小麦白粉病和锈病多样化“第二线抗源”研究这一小麦抗病育种的策略。为了建立第二线抗源,杨先生领导开展了“抗源分析”“抗性遗传研究”和“分子标记定位”等一系列工作。先生创造性提出了“5侧面抗源分析法”,即从抗谱分析、系谱追踪、后代反馈、异地鉴定及查阅文献等5个侧面所得信息相互印证,综合评价育种材料抗源之异同及优劣。先生利用“抗性遗传研究”和“分子标记定位”鉴定发掘出一批多样化小麦抗白粉/锈病基因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的基因资源。杨先生指出小麦抗病基因资源利用要兼顾苗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主效基因抗性和微效基因抗性。他提出的“通过抗病基因的多样性实现抗病性的持久性”的观点,对我国小麦抗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为了尽快把多样化二线抗源转化为生产力,杨作民先生带领同事们致力于原始抗源材料的改良,在抗病中间材料的创制过程中,杨先生创新性地提出了“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进行基因资源改良的方法,快速把多样化二线抗源基因转入到优良品种遗传背景中,培育抗病高产新品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杨先生主导与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5个协作单位(以及山西等地的非正式协作单位)共同启动了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方法改良小麦多样化抗源项目。杨作民先生因此被誉为“小麦锈病白粉病二线抗源之父” 杨作民先生一生主持和参与选育了多个“农大”号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包括20世纪60—80年代推广应用的“农大45”“东方红3号”和“农大139”等品种,为有效控制我国小麦锈病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世纪80—90年代他参与领导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组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方法,培育了“农大318”“农大413”和“农大408”等适应北部冬麦区的高产抗病新品种。并首次将带有不同抗白粉病基因的“农大189”近等基因系混合成为多系品种“农大多系1号”,通过了北京市审定。特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组分别以小麦品种“石4185”和“周麦13”为轮回亲本,育成了适应黄淮麦区的“农大399”和“农大1108”新品种,先后通过了河北省、河南省和陕西省审定。这两个品种是在北京完成的杂交、回交和前期选择,经过异地鉴定和筛选,通过了品种审定,证明了“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是有效的小麦抗病育种新方法,是他育种理念与实践成功结合的充分体现。 杨作民先生曾长期担任作物学报副主编,共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或参加翻译小麦育种和抗病性著作8部,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1978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等奖项。 杨作民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事业,是一位杰出的小麦育种家和受学生后辈爱戴的大师学者。杨作民先生品德高尚、慷慨无私、谦逊低调、待人友善、豁达乐观、淡泊名利,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万分悲痛。我们永远怀念杨作民先生! 杨作民先生千古! 遵照家属意愿,杨作民先生丧事从简。 中国农业大学杨作民先生治丧委员会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