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物认知课 | |||||||
|
|||||||
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生物育种强基212班的同学们踏青寻春,与校园中的众多生物共赴一场春日的约定,自发组织一堂生物认知课。 强基212集合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看似熟悉的校园,同样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风景。同学们着重观察了已经开花、长叶,或具有显著特征的植物,如卵圆形花苞亭亭玉立的玉兰、生有表皮刺的紫荆。对鸟类分类感兴趣的伦文茵同学,带领同学们观察了憨态可掬的喜鹊,聆听了春天最为动人的歌唱家——乌鸫的声音。同学们细致地观察着这充满生命力的一切,不满足于仅仅认识它们的名字,更追求牢记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 校园的风景 本次活动由班团干部组织,特意邀请了生物学院李连芳老师进行指导。李老师对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来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解释。他以迎春花为例,展示了花朵中长短不同的雌蕊、雄蕊以及花萼上较长的花冠筒,提到了其植株所特有的四棱形小枝,启发同学们思考这些结构的生物学意义。他谈到,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强基班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物分类知识,要染上专业的底色,在实践与观察中提升对于自然的认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提问观察的同学们 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受益良多。崔嘉诚认为,此次校内物种观察活动是在疫情之下,全班同学对这次校内“春游”都抱有极大的热情。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校内的一系列植物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自然界之神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一定不辜负“强基计划”这一项目,不断汲取知识,积极提高自己的认识储备,为祖国的育种领域增砖添瓦!孙琬乔觉得遵守疫情规定,在校园里安静看书,静下来去看一看校园里的花草、动物,能够用心去感受北京的春天,其实也是很美的事情。而且我们在游览校园时也增进了彼此感情,学习了新的知识,受益匪浅。班长娄羽轩认为:新燕啄泥,不负农时不负春。在同心抗疫的情况下,尽管不能去当志愿者奔赴一线,我们要遵守要求,用好身边的资源,时不我待,茁壮成长。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