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西行•互联互通 共建共享 ——五校同屏共上一堂课 | |||||||
|
|||||||
为响应教育部高教司虚拟教研室建设和“慕课西行”号召,进一步加深校际合作交流,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践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针,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创新,2022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农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教育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发起的由智慧树平台协办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五校共上一堂课(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第1次同步课堂终于成为现实。同步课堂除了现场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有远端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疫情原因,海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的同学们通过在线观看直播进行学习。 在短短的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大学李保云老师和云南农业大学杨志清老师分别介绍了两个学校的作物育种学课程情况和参加同步课堂的学生情况。随后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主管教学的周平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希望此次慕课西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同步课堂由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保云教授讲授。五校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280余名学生在智慧树平台上打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同分享了一堂精彩的国家优质资源共享课。
我校农学院学生在同步课堂的现场参与了互动学习。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踊跃回答问题、积极讨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其中,讨论小组组长周一凡、郑帅、毛鑫烨、胡兢等四位同学分别代表本小组进行了团队讨论结果的陈述和分享。整个课堂轻松有趣,获取新知识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同学的脸庞。
本次同步课堂,李老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讲授了“作物育种学——回交育种”。结合作物育种学在线课程的学习内容,李老师引导同学们对相关概念进行学科融合延伸讲授,对育种方法和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拓展,在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涉及到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对实质性派生品种的认识等内容时,李老师引导同学们展开充分讨论,阐发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在三个多小时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方式精彩纷呈,有PPT展示,有视频材料辅助,有教学模具演示,还有随堂投票练习、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等,使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李老师课堂教学的魅力。
最后,中国农业大学与远端云南农业大学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合影留念。李老师对组织和参加同步课堂的其他4个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特别是云南农业大学的杨志清老师、覃鹏老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孙莉芳老师;山西农业大学的邢国芳老师;海南大学的胡海燕老师等表达了忠心的感谢;同时还对智慧树公司创造的条件和提供的技术支持表达了感谢;并期待以本次教学活动为契机,推进五校的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 学生记者:胡兢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