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化控中心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活动 | |||||||
|
|||||||
深切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为学习和传播李大钊精神,6月20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化控中心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赴位于北京市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活动。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走进陵园,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的经历在眼前缓缓展开。位于李大钊烈士陵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尊用汉白玉打造的李大钊同志雕像,像高2.3米。李大钊同志身着中式长衫,双手背后,手持书卷,头微微昂起,凝视前方,和蔼中透着百折不回的刚毅。雕像后是李大钊同志及其夫人赵纫兰同志墓,墓后是高2米、宽4米的青色花岗岩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4月1日亲笔书写的题词,背面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李大钊同志撰写的碑文,碑文长达2200余字,对李大钊同志的革命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李大钊烈士雕像与鲜红的党旗前,各位党员同志庄严肃立,敬献花篮,鞠躬默哀。在党支部书记魏泽欣同志带领下,大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在重温入党誓词中,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情追思革命先烈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深刻感受我们党创建百年的艰辛历程和丰功伟业。随后,大家走进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参观“不朽的功勋——李大钊生平事迹展”,展览共分为“信仰与主义: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使命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革命与奉献: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三个部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通过烈士生平照片、文字、实物资料等珍贵文物,深入了解了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献身共产主义的英勇事迹,领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参观李大钊烈士陵园后,大家深受触动。隋一平同志表示,李大钊同志是我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他对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前途的无限忠诚,以及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中展现出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学习。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扎实做好工作。 冯滢同志表示,今天看到李大钊同志的挽联令我动容,“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恨”,今天我们在这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感念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不同的年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严格要求自己,履行我们的义务。 李可心同志表示,参观李大钊烈士陵园,是一次感悟党史、砥砺初心使命的学习教育,是一次增强党性、升华精神境界的主题党课。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更好践行初心使命。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