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线 | 研究生精准扶贫、1+3专项党支部组织观看“党旗飘扬·筑牢红色防火墙”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第5讲 | |||||||
|
|||||||
2020年7月17日上午10时,研究生精准扶贫、1+3专项党支部组织同学们通过支部集中、实验室集体或个人等多种方式观看了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的题为“党旗飘扬,筑牢红色防火墙”的高校战疫示范微党课第5讲。共30名党员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微党课”由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教育工作者,各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从不同的工作岗位分享了战“疫”期间的种种感人事迹,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我党的超强凝聚力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同学们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观看完微党课后同学们纷纷结合自身体会进行了感悟分享交流。
学习感想 疫情来势凶猛,在我国大部分人民返乡过团圆年的时候给我们打的措手不及,但真正应了一句老话,困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我党带领我们在困境中翻盘,对新冠严防死守,使局势渐渐变好,疫情带来太多我们的想不到,想不到所有学生要在家上课学习,想不到一些商人因此破产,想不到医护人员这么辛苦……,但即使这样,我对我党依然充满信心,他一定可以像往常一样带领我们走向胜利! ——韩婉莹 自春节疫情发生以来,战“疫”就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大的大局,在这个系统工程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一批批党员先锋队冲在了战疫一线上,为我们带来了温暖与感动,也体现出了我们国家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既然我们不能到战疫一线去,那么我们就为在一线战斗的同胞们守好后方,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共同为战疫奋斗。 ——周景雪 二零二零年,因为有"瘟疫″两个字而注定变成了不平凡的一年。只因有人吃野生动物,得到了大自然的疯狂报复。武汉成为了第一个出现病人的地方,也成为了疫情最重的地方。"抗击疫情″在这一年,在武汉,在中国吹响了号角。 我在网络上看了这样的事,武汉一位九十岁高龄的老奶奶,为了给已确诊的儿子占上一床位,独自在医院守了五天五夜,饿了就吃方便面,整整五天不睡觉。最终儿子成功被送进病房,老奶奶留言:“要活下来”;一位妈妈大年初六抱着孩子在寒风中摆地摊。要不是没办法,谁愿意在空无一人的病毒泛滥的大街上摆地摊?何况还抱着孩子。对他们来说,没钱就等于没命,他们只是想要活着…… 这些事情让我看得热泪盈眶。疫情当下,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有些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现在在这疫病蔓延的紧急时刻,全国人民都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戴口罩,自觉隔离等等。病毒不可怕,说谎才可怕。像一家人,明明从武汉回乡,还说自己从菲律宾回来,还频繁外出,害得四千多人陪着隔离。我想对他们说,撒谎的代价是无限大的,撒一个谎就需要很多谎来圆。当然也有很多温情故事,现在口罩已经成了一线必需品,而且紧缺,紧缺……宁波有一个市民骑着电动车偷偷放下六箱梨和一大包口罩在消防大队;山西一市民送了300个口罩给出警回来的消防车;河北一派出所门口民警收到了一包口罩加一纸条,上面稚嫩的字迹写着:亲爱的警察叔叔,这些口罩送给您,只有一包也不多,请您收下。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既为中国人,便为中国人。疫情像一面铜镜,可以照出人,也可以照出妖。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想办法“幸存”。要做到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多运动,食物煮透,不吃野生动物,远离传染源。这样病毒就会离我们远远的,疫情才会早点过去。 如果我是武汉人,我一定会天天心里七上八下的,开开窗吧,怕病毒进来,不开窗吧,又怕屋里空气不新鲜,有病毒。东也不是,西也不是,肯定睡不了一天好觉。还有牵挂着在外面奔波救治病人奋战的一线的家人朋友,既盼着他们回家,又怕他们回家带来病毒…… 我们从小就是温室里的花朵,对“瘟疫”也只是字面的理解,而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真的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刷新了我的认知。希望疫情快走开,幸福快到来。这次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太惨痛了,人类再也不要吃野生动物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赵阳 7月17日我们专项党支部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国大学生网的抗“疫”微课堂课程,使我再一次对抗疫过程中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被奋战在抗疫前线工作人员的无私无畏精神所感动,也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疫情防控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大思政课”,远比课本上来的真实。自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紧急布局,调动各方资源共抗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我们全国上下,各方资源积极调动,各相关行业部门纷纷行动,为抗击疫情发挥自己的热量。疫情防控一线,我们看到了国家领导人,看到了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看到了大量的医务工作者,看到了志愿服务人员和爱心人士,他们怀揣强烈的责任心,与时间赛跑,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奋战,令人感动和敬佩。从98抗洪抢险,到03抗击非典, 08抗震救灾,再到20抗战疫情与抗洪救灾,在这一次次的考验与斗争中我们明白:在困难面前,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渡过难关。现在北京多地由高风险区降为中低风险区,全国抗疫局势一片大好。在这里,我们学生党员要保持高度重视不松懈,要坚决遵守学校单位社区等的抗疫安排,做到令行禁止,不给大家添麻烦。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一致,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役。 ——常振凯 2020年的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欢欢喜喜迎新年的人们的美好计划。生命是脆弱的,可能一些微生物就能摧残,但是生命也是顽强的。在灾难面前,人们众志成城,以信念为铠甲,用双手做利刃,让残酷的病毒无所遁形。这段时间,冲破病毒阴霾的好消息一一传来,我相信每一个好消息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它的背后一定是无数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经过这样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鼠年春节,中国笼罩着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霾,我宅在家中,和全国人民一起忧心疫情。增长的数字让人倍感战“疫”之艰苦卓绝,但是我心底一直确信:这一次灾难,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熬过;这一场战“疫”,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胜利!即使现在黑云翻墨,终有一天卷地风来,吹散阴霾,吹出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 这次疫情,给全体人民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教授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尊重保护自然时,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是慷慨的;人类破坏损害违背自然时,自然给人类的打击是无情的。这次的疫情抗击是一场人民战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是根本的成功之道。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由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物质基础保障,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定能战胜此次疫情! 这次疫情中发生的感动事件,慢慢发现,这些爱国担当的生产力逐渐的从父辈变成了我们。作为新兴力量,我们更应该对得起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青年成长大路千万条,爱国报国第一条!在奔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不会只有这一场战役!我们应该总结历史经验,“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 校园寂静到了冷清,日子单调却不枯燥。每天关注着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我用心查看实时滚动的疫情报告,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是一个个无辜遭受病毒煎熬的生命,而透过这些数字,我似乎看到无数勇敢的生命在齐心协力与病毒顽强抗争;我用心学习即时发布的防疫指南,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生活指导饱含着专家们日夜刻苦攻关的辛劳,在这些无微不至的叮嘱里,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始终如一地把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我满腔热忱地观看随时更新的防疫新闻,这里有钟南山们的最美逆行;有医务人员的艰苦奋斗;有抗“疫”战士的严防死守;有对卖高价口罩的严惩;有对工作细节的监督;有对疏忽失误的问责……我无比激动地看飞速增长的募捐数字;看不断出现的网络课堂;看雷神山的崛起奇迹…… 通过此次疫情我们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选择毫无保留的为这个我所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保证心有大我!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使命,不负国家的期望,励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王琪 2020年7月17日我们研究生精准扶贫、1+3专项党支部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国大学生网的抗“疫”微课堂课程,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很多大学生、共产党员和老师教授一起分享了自己在抗疫过程中的亲身经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抗疫过程中付出的人们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积极冲锋在前线的抗疫人员有了更崇高的敬意,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始终记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这次微课堂的课程中,那些分享自身抗疫故事的人们身上将这一宗旨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疫情发生之后,大家都十分惶恐不安,不知道如何应对病毒的袭击,这时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员站了出来,他们主动报名要求去到抗疫的第一线,在防护物资短缺的情况下,直面病毒,拒绝后退,誓要将病毒遏制在抗疫区,绝不让病毒在全国各地扩散开来。在课程中,有工程师报名参加武汉抗疫“两山”建设,打造了让世界震惊的“两山”奇迹;有大学生主动参加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所能的为抗疫工作奉献自身的力量;有的大学生主动在网络上做好抗疫工作的舆情宣传工作,散播抗疫正能量;有大学老师、教授乃至院士网络直播带货,为受疫情冲击的农民们打开农产品销路,消除贫困;我们学校的老师也参与到了网络直播中,不仅是为不能返校的大学生们上课,也通过直播为农民的春耕提供了技术指导,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践行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一桩桩示例,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无不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现在抗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一个收官阶段,北京多地在近期也由高风险区降为中低风险区,全国抗疫局势一片大好,在课程学习之后,我不禁的问了问我自己,在后抗疫时期我能做什么?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今后我要怎么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课程中大家的案例,我觉得我能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坚决遵守学校单位社区等的抗疫安排,做到令行禁止,绝不给大家添麻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第二,抗疫虽然进入尾声,但是疫情仍然有反弹的风险,要做到疫情防控绝不松懈,时刻都要保持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性,不仅自身如此,还要和身边的人强调疫情反复的可能性,带领大家一起保持重视。第三,时刻以一名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要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疫情防控任务再重,也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抗“疫”微课堂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吴庆钊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国家如此个人亦是。中国从不缺少磨难,但同时更不缺少克服磨难的信心,中华民族正是在危难中成长起来的,多难兴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此时此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更能突出,作为中国新青年,我们应该饱含优患意识,心怀家国情怀,立足当前。总结历史经验,练就过硬本领,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主义接班人。这群带着稚气又最勇敢的中国年轻人,在抗疫征途上一路成长。青年成长道路千万条,国家道义第一条,此生无侮入华,,来世还在种花家。现在还未到举杯相庆的时刻,再坚持一下下,春暖花开,我们会摘下口罩,深情拥抱。 ——张莎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或是深入参与抗疫的宣传工作,或是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春耕农业生产。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凝聚出大学生党员的抗疫力量,与其他各个战线的同志一同为战胜疫情的阻击战贡献出应有的作用,为夺取抗疫人民战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党员的旗帜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赖圣昀 观看“战疫示范——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微党课,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在疫情防控时期担当国家使命的战斗堡垒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大学校长讲述的33岁才读大学的“励志哥”毕业后毅然决定扎根边疆,成为一名石油开采员工的故事让我深受震撼,“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总书记说,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人矢志奋斗。只有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我中,才能志存高远、目标长远,才能更大程度彰显自身的价值。还有天津大学自愿申请延期的那位博士,在疫情爆发的最紧急关头奔赴武汉救援队,舍小我,为大我…这些抗疫期间挺身而出的科研人员、将自我人生规划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学毕业生,还有那一群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优秀党员、基层村官,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美奋斗者”,他们很平凡,却很可贵,希望在一次次仰望和学习之后,会有更多的我们成为他们。 ——党聪聪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