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至21日,植保学院15级党支部赴湖北恩施实践小队前往目的地,开展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地包括恩施芭蕉侗族乡的寨湾村、白岩村、高拱桥村三个村。
芭蕉侗族乡是恩施富硒茶的主产地。自改革开放以来,该乡以茶叶特色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但这儿的茶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种植技术发展不足,种植模式较为单一落后,网络普及度不高,农户对市场缺乏了解。因此,小队经商讨后决定在此地开展基本的调查,分析地区产业结构情况,并推广网络使用。
抵达当日,小队在住处安顿好后,便稍作休息,简单了解当地基本情况。晚间,接待我们的农户在饭桌上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此次活动提出建议,尤其强调民俗文化及安全问题,为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饭后,队员们聚集起来,召开本队第二次会议。会上,队长提纲挈领地指出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向,并再次强调每个人的任务分工。小队商讨后,将实践活动分为村户级调研、茶田产业结构考察、生态产业及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三方面,并通过文字、数据材料结合的形式,加以分析。队员将在与农户闲聊的过程中,以尊重其意愿为前提,了解真实的经济开支及工作生活情况。另外,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从宏观方面掌握资料。这次会议梳理了未来几天工作的任务,队员们信心满满地期待着实践活动的开展。
实践前期,大家先从基本的了解茶叶种植入手,参观茶田、茶叶粗加工基地,并与农民交流,仔细观察茶叶加工过程,由此了解到生产作坊与农民及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种类茶叶售价的悬殊等等。
问卷调查任务是本次实践的重中之重。18日,小队前往寨湾村政府,在村支书的配合下,完成村级调查问卷。结束了村级调研,成员们分组到寨湾村、白岩村两地农户家中展开问卷调查。尽管方言和口音给沟通增加了难度,但当地居民积极配合令大家倍感欣慰。大家用两天时间完成农户问卷后,认真分析、整合数据,比较两村状况异同,发现两村在贫困户认定、补贴给予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白岩村脱贫的一系列因素。
除此之外,为深入了解旅游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小队还前往较富裕的高拱桥村,对当地农村旅游业示范基地——侗族风情寨进行实地考察。自2006年起,在政府扶持下,目前这里已开发十多家农家乐项目及各类生态园、农业体验区。临走前一天,为了解茶叶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更多情况,小队还去当地最完善的恩施玉露茶叶加工厂——润邦茶厂展开调研。
实践期间,队内多次发起讨论会,总结得失、安排未来工作任务等,以确保行动更为顺利。在最后一次会议上,队长安排了后期工作,包括每个成员具体的分工、调研报告提纲的拟定等,大家还进一步分享各自在走访村落时的心得体会。会议完毕,赴湖北恩施小队实践之旅圆满结束。
[赴湖北恩施实践小队 张喆维 王笑宇 来稿]
实习编辑 邴小涵 陈昊婷
|